第五百五十九章 曹丕与曹植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而这十一年的时间,也足以证明了刘备先主和诸葛老大的相互信任,真的是配得上当年刘备先主三顾茅庐请到诸葛老大出山后所说的那句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十一年间,刘备先主这条鱼一直相信诸葛老大就是自己的水,以超凡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令到整个刘备集团也接受了“隆中对”为集团基本战略方针,千方百计为这个战略添砖加瓦。
“隆中对”从提出到实现的整个过程,充分证明了刘备集团的执行能力还是十分厉害的,只是缺乏一个战略家为集团提出前进方向而已,所以整个集团空有实行能力却得不到最充分的利用,致使刘备颠沛流离了十数年(从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刘备任平原县令,也是《三国志》系列游戏定义刘备为群雄势力算起,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据有荆南四郡为计)。
虽然“隆中对”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支撑点,而使得“隆中对”最后没有完满,做不到诸葛老大最终的策划,两路大军各从汉中和荆州进兵北伐,令到曹操一方首尾不能兼顾,最终要么是丢失关中和长安,重现当年刘邦得天下的恐怖故事,要么就是弃守宛城、洛阳一线,赌一下北方集团军能否在刘备军攻下洛阳司隶地区之前成功回防。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曹军原先驻防司隶的主力往关中封堵刘备军的进攻,万一司隶失守,刘备军两边包夹,身在关中的曹军主力就会陷入一个必死的局面,两天线路看上去都不是什么好路数。
一个是重现当年刘邦据关中东出争霸,川蜀成为大后方供粮供兵,硬生生拖垮西楚霸王项羽的局面;一个是西拒进兵关中的大军,放空司隶,再抽调北方军队来援,赌一把司隶是否能够及时守住,但是如果一旦守不住的话,那情况可就大条了,被刘备军两边一夹,曹军主力大损,又失去关中长安、司隶洛阳的情况下,天下大势肯定激荡,曹军所控地盘极可能就此全部崩溃。
就如当年袁绍官渡战败一样,袁绍主力全失,虽然袁绍没有当场战死,率残部逃回了冀州,但也再无法统筹青州、并州、幽州、并州之力,继续与曹操争夺北方的统治权。
及后袁绍一死,其儿子各不相服,自领一州互相攻打,最后袁氏基本就这样被玩完了,而如果曹操势力也如袁绍势力当年一样,在司隶受到重创的话,或许真的会重蹈袁绍的覆辙啊。
因为其实曹操晚年的时候,也如袁绍当年一样,在立嗣这件事上出了一点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犯浑了。
曹操的嫡长子曹昂,与当年宛城之战的时候,死于乱兵之中,而曹操正妻卞氏所出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次子曹丕,一个是三子曹植。
曹丕为人稳重,但才情平平(对比曹操和曹植来说),在文学史上“三曹”里面,是地位最次的那一个;而曹植才情高绝,世所称颂,只是为人有点轻浮,屡屡做出一些放浪形骸的事情。
曹操这两个儿子,各有优劣之处,按照守成基业来说,无疑曹丕是最为理想的,但是曹植的才情,却是深肖曹操,加上曹植的所作所为,其实曹操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不少,曹操年少之时可是以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的名声传于洛阳城中的。
从现实来说,曹丕应该是最恰当的加班人,但是从感情上来说,曹植才应该是曹操最合意的人选,况且曹植所为与曹操年轻的时候那么相似,或许曹植能够青出于蓝,让曹操的基业更为发展壮大也是可能的。
而这十一年的时间,也足以证明了刘备先主和诸葛老大的相互信任,真的是配得上当年刘备先主三顾茅庐请到诸葛老大出山后所说的那句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十一年间,刘备先主这条鱼一直相信诸葛老大就是自己的水,以超凡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令到整个刘备集团也接受了“隆中对”为集团基本战略方针,千方百计为这个战略添砖加瓦。
“隆中对”从提出到实现的整个过程,充分证明了刘备集团的执行能力还是十分厉害的,只是缺乏一个战略家为集团提出前进方向而已,所以整个集团空有实行能力却得不到最充分的利用,致使刘备颠沛流离了十数年(从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刘备任平原县令,也是《三国志》系列游戏定义刘备为群雄势力算起,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刘备据有荆南四郡为计)。
虽然“隆中对”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支撑点,而使得“隆中对”最后没有完满,做不到诸葛老大最终的策划,两路大军各从汉中和荆州进兵北伐,令到曹操一方首尾不能兼顾,最终要么是丢失关中和长安,重现当年刘邦得天下的恐怖故事,要么就是弃守宛城、洛阳一线,赌一下北方集团军能否在刘备军攻下洛阳司隶地区之前成功回防。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曹军原先驻防司隶的主力往关中封堵刘备军的进攻,万一司隶失守,刘备军两边包夹,身在关中的曹军主力就会陷入一个必死的局面,两天线路看上去都不是什么好路数。
一个是重现当年刘邦据关中东出争霸,川蜀成为大后方供粮供兵,硬生生拖垮西楚霸王项羽的局面;一个是西拒进兵关中的大军,放空司隶,再抽调北方军队来援,赌一把司隶是否能够及时守住,但是如果一旦守不住的话,那情况可就大条了,被刘备军两边一夹,曹军主力大损,又失去关中长安、司隶洛阳的情况下,天下大势肯定激荡,曹军所控地盘极可能就此全部崩溃。
就如当年袁绍官渡战败一样,袁绍主力全失,虽然袁绍没有当场战死,率残部逃回了冀州,但也再无法统筹青州、并州、幽州、并州之力,继续与曹操争夺北方的统治权。
及后袁绍一死,其儿子各不相服,自领一州互相攻打,最后袁氏基本就这样被玩完了,而如果曹操势力也如袁绍势力当年一样,在司隶受到重创的话,或许真的会重蹈袁绍的覆辙啊。
因为其实曹操晚年的时候,也如袁绍当年一样,在立嗣这件事上出了一点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犯浑了。
曹操的嫡长子曹昂,与当年宛城之战的时候,死于乱兵之中,而曹操正妻卞氏所出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次子曹丕,一个是三子曹植。
曹丕为人稳重,但才情平平(对比曹操和曹植来说),在文学史上“三曹”里面,是地位最次的那一个;而曹植才情高绝,世所称颂,只是为人有点轻浮,屡屡做出一些放浪形骸的事情。
曹操这两个儿子,各有优劣之处,按照守成基业来说,无疑曹丕是最为理想的,但是曹植的才情,却是深肖曹操,加上曹植的所作所为,其实曹操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不少,曹操年少之时可是以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的名声传于洛阳城中的。
从现实来说,曹丕应该是最恰当的加班人,但是从感情上来说,曹植才应该是曹操最合意的人选,况且曹植所为与曹操年轻的时候那么相似,或许曹植能够青出于蓝,让曹操的基业更为发展壮大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