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谓“盖棺而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哥哥如此轻生,使得他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哥哥,有时候想,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他的一生就如此定性了,不然再活多二三十年的话,哥哥的一生会变成怎样,会更好还是更坏真的无人能够确定啊。

  就好像唐代白居易所写《放言五首•其三》里面所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一样。

  如果周公旦在满镐京都是谣言满天飞,纷纷传言他要谋夺周成王的皇位,如果周公这时候“病死”的话,后世的历史会怎么书写周公这个人物真的很难说了,起码也不会是孔子心中的那个圣人了。

  同样,假使王莽在谦恭待人、不受朝廷封赏,被世人誉为在世圣人、“今周公”的时候,就这样死了,那么后世最多就传言当年有个叫王莽的圣人,他待人接物如何如何,不贪财不爱官之类,却不会成为那个万世唾骂的人。

  想到这里,我又不由假设一下曹操,如果曹操在当年宛城之战中就战死沙场了,那么凭他的几个儿子,应该是没有办法继续维持他的地盘的。

  如此一来,之后的官渡之战就应该不会发生,或者就算发生,战果也会完全反转,那么最终统一中国北方的就会变成袁绍势力了。

  以袁绍那种性格和世家大族爱惜名声的做法,加上袁绍自恃门生故吏满天下,汉家天子无论如何都不敢冒大不韪将其族诛。

  种种因素考虑,如果再有一二能言善辩又与袁绍交好的谋士相劝,很难说袁绍会不会走出军阀争霸的另一条路,将军政大权奉还给汉室天子,自己接过祖父、叔父、父亲的位置,继续做三公,那么袁家就再次迎来辉煌了,“五世四公”,甚至以袁绍此时还是盛年,扶保一下自己的儿子做下一个三公也是极为有可能的,这可也是与“称皇登极”不遑多让的诱惑啊。

  而且严格来说这个风险可比自己率军打荆州、扬州、交州、益州这些地方小得多了,只要看看后面曹操打荆州、扬州翻船就知道了,魏晋两国也是耗到蜀汉、东吴朝政不稳、国中疲敝才能一举平掉这些州。

  要说历史上其实也有这类人,晚唐郭子仪和晚清的曾国藩就是最著名的两个,两个都是为朝廷平定了半壁天下,手下要人有人、要财有财,下属也有不少规劝两人趁机自立,南面称孤的。

  而两人都是拒而不受,最终还是将君权奉还朝廷,曾国藩还好,虽不掌军权,但是其为政不俗,还任两江总督,郭子仪行伍出身,只能闲赋在家,做一闲散王爷了,甚至为了避嫌还搞出“大门洞开”、“醉打金枝”等趣闻。

  从当年袁绍接到天子诏令,与属下谈论的“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之语中就可以得知,当时心慕汉室的人还是会不少的,逢迎天子恐怕会分薄自己的权力。

  从此可见,袁绍和其属下还是对汉天子心存敬畏的,如果袁绍一统北方后真的奉还大权给汉天子,那么剩下的就是简单模式了。

  汉室拥有了全天下最强大的实力,又有大义所在,起码刘表、刘备、刘璋这些人就没有名义再继续折腾了,要不就入朝为官,要不就听从天子号令,重新变为州刺史。

  如果历史进程真的变成这样的话,以曹操首倡逢迎汉天子的功劳,加上有旧人为其奔走,真的有可能混上一个“故汉征西将军曹侯”的墓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