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天龙八部后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二回 (上): 宋高宗悬而未决藏私心 岳鹏举率性而为戳腌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鼎留中不发。
次日早朝,赵鼎邀约同僚们保奏,解救张浚,高宗怒意一点不松,赵鼎竭力恳请道:“张浚罪不过失策而已。凡人计虑,无不欲万全,若为一次失误,便置之死地,后来者有奇谋秘计,噤若寒蝉,安敢说出?这件事关系到朝廷,并非独爱张浚也。”
高宗怒意才解,便命张浚以散官身份分守衙门,安置在永州。
赵鼎再次任相后,因为高宗态度不明朗,赵鼎也只能畏首畏尾,有人指责他无所行动。赵鼎听见后说:“今日事势,若人患重疴,当须静养;如果再加以攻砭,定伤元气也!”
金人废去刘豫后,赵鼎与岳飞派出细作招抚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来归降,得到精兵数万,马数千匹,庐州知州刘锜也上言说:“淮水南北举城来降者不断,归正者不计其数,估计今年可得人马四五万。”
高宗赵构高兴地对大臣道:“朕常忧虑江、池数百里间防御空虚,现在得到这些军队,可以没有忧患了。”淮西军变是绍兴七年八月,废除伪齐是绍兴七年十二月,那时,张浚在相位上,张浚与岳飞都主张定都建康,以图恢复中原。
因淮西军变后,张浚罢相,就在高宗赵构焦头烂额时,金熙宗废除刘豫,伪齐这块心腹之敌去除,高宗定都临安的想法冒了出来,他觉得,其一:南宋时期的建康,与北宋时期的开封地理位置完全一样,都是处在两国的前线。离前线太近,不适合建都。当年的汴京和如今的健康,虽说有黄河、长江之险,但离敌人太近了,只要一战不利,敌人就会兵临城下,难以支持长期战争,殷鉴不远,还是考虑更适合的地方。
更何况,江淮一带是南宋初年与金国作战的主要战场,经济已经受到严重破坏,人口稀少,无法支撑首都军民生活。虽然北宋时期,淮南地区是以“土壤膏沃“、”廛里饶富“著称的,但此一时,彼一时。赵构在衡量定都一事时,费了一番思量,一次,他与刘大中的对话中说:“淮南利源甚博,平时一路上供内藏绢九十余万,其他可知。”
刘大中说:“淮南桑麻之富不减京东,而渔盐之利他处莫比,今荒残可惜。”可到了南宋初年,宋金战争,使百姓奔走逃亡,变成一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而临安处于南宋的腹地,河汊纵横,水网遍地,不利于金国骑兵冲锋,反而利于南宋水军作战。所以,这更加坚定高宗定都临安的决心。
绍兴八年二月,高宗以吕颐浩为江东安抚置大使兼行宫留守。高宗从建康出发,途经镇江、常州,无锡、平江、吴江、崇德,至临安府,遂定都于此。
五月,金人遣使议和,金使乌陵思谋、石庆充至杭州议事。宰相赵鼎问及所割地界时,金使竟曰:“地不可求,听大金所与。”秦桧、赵鼎导引金使见高宗,递交《国书》。内容有:送还赵佶棺木;送还赵构生母韦氏;原属伪齐的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区一律拨归南宋政权统治。但南宋必须向金主称臣纳贡,赵构必须自动取消帝号及宋国号,只作为金的一个藩属国。
国书一出,朝廷舆论一片,纷纷上书,岳飞、李刚、韩世忠等主战派认为不可信,高宗愠怒。
赵鼎说:“陛下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屈己求和,不惜这样做,是因为二位先帝的灵柩及母后而已。群臣愤懑之辞,出于爱君,不可以成为罪过。陛下应当告诉他们说:‘讲和并非我本意,因亲人的缘故,不得已为之。只要得到二帝灵柩及母后回来,敌人即使背盟,我也没有遗憾。’”高宗听从他的意见,群臣议论方平息。
中书舍人潘良贵因为户部侍郎向子湮关于反对和议的奏事太久,将其叱退。高宗打算治他的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