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黄金年代,我带飞全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白嫖不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看中就下手啊,这匹是年后最后一批了,卖完就没了,接下来就要上春装啦。”

售货员这么一喊,人群都和疯了一样,前面的人看到衣服就抓下来套身上,大小合适直接喊开单,后面抓不到衣服的人拼命往前挤,嘴里高喊着,“我也要,我也要。”

梁书弗母女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衣服也乱了,头发也散了。

孙秀芹回头看到有人连塑料模特身上的衣服也扒了下来,感慨,“海市人真有钱。”

那四件外套,最便宜的波点棉袄也要88元,豹纹领和杏色厚绒大衣是118元,那件大红色的仿毛皮更是卖到了138元。

这价格孙秀芹看得直呼辣手,饶是她现在能赚钱了也不舍得买,更不要说河口村和海周乡的社员,就算是虞县的工人,可能也要想一下才下手,但海市的女人们却在疯抢。

这时候她想起女儿昨天晚上说的城市里机会多,好赚钱,这时候她有了具象化的体会。

比如那件呢料大衣,布料不过30块,就算海市工资高,一件衣服的人工20块顶天,放到百货公司卖到118块,价格翻了一番!

何况人家国营制衣厂有合作的布厂,成本还能进一步压缩,这是何等的赚钱!

孙秀芹的心思立刻活泛了,她是不是也可以在县城弄个小门面?专门卖海市的流行款?

哪怕价格比百货公司低三成,她也有近一半的赚头。

“妈,我们再去看看童装和男款。”

梁书弗本就是想让母亲做大城市爆款的仿版,毕竟《中国妇女》杂志难得,且它不是专门的时装杂志,能借鉴的款式不多。可海市的百货公司是现成的素材库啊!

童款那人也不少,里面主要卖一些棉布棉袄和滑雪服,偶尔也有两款灯芯绒棉袄和呢大衣。

男款那就相对安静多了,这里的只有零散几个人在选购,服装也主要是以宽大的西装,皮夹克,军大衣为主。

“看来还是做女装赚钱,童装也可以顺带着做做。”

孙秀芹目前做的衣服也是以女装为主。

几人看完了衣服后,又去楼上看鞋子。

孙卫兵托妹妹给嫂子和母亲各带一双鞋回去,孙秀芹就给嫂子选了一双黑色的搭襻皮鞋,可以穿春夏秋三季。

接着她又给母亲和大嫂各选了一双条绒系带棉鞋,作为回头货。

今年刚流行土黄色的翻毛榔头鞋,还有双星运动鞋,她给梁勇买了一双榔头鞋

(本章未完,请翻页)